【知足是?篇】給成熟的瑜伽人:抽拋目光, 彈性認同 About niyama: santosha
我不愛隨便談斷-捨-離。
因為斷捨離是種有難度的境界,畢竟,該斷什麼,該捨什麼,該離什麼,不應該是刻意地去作為。 所謂的不刻意,得來有自,是下意識裡有認同感的作為,正因為打從心裡認同自己做的決定,才會感到心滿意足的結果。 於是抽出預設立場,重新想一下自己究竟認同什麼。 例如認同買衣服,所以認同塞滿一房間的衣服;認同吵架能解決問題,所以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吵架;認同年輕貌美的苗條女子,於是,所以認同自己應該當個瘦子而斷食。 陷入認同的感覺,以為全部的認同都等於是自己想要的,於是,越來越沈迷,越來越貪婪,越來越多糊裡糊塗的作為。 認同感就像是看著機器裡抽拋著的棉花糖。糖絲隨時光而匯集,漸漸形成一個又大又圓的『我』。 『我』往裡看,越看越著急,不知不覺得期待著,未來會從外面再形成一個更大更圓的棉花糖。
認同感是身心的成長機制,一直以來,幫助我們學習理解各種事物,而選擇待人接物的方法。但是,過度失控成長的話,其中形成的空心層,之後,該用什麼來填補光有空心的認同呢。 空心的『我』,會不會一碰就塌,一推就倒,搖搖欲墜,醒來的時候,感覺既不踏實也不舒服。 不如,轉頭過去,隨著時光,該有的才有,該用的才用,把目光焦點從過去的、現在的、未來的棉花糖上移開。一旦念頭知足而止,認同感才實在地與當下同活。 輕鬆自在地對待認同感,於是少了一波刻意妄為,對實心的『我』有所感應,感受變得比較即時,少了一層添畫。 對瑜伽人來說,盯著棉花糖看,念念不忘,是阻礙。而轉移執念,尋求實相,也不必拘泥於斷捨離的形式。 徹底忘懷自我,甚至於無我無縛,也不一定就能推論出較高的修身境界,畢竟生而為人,就是在實現一個做棉花糖的過程,既然頭腦心智能影響過程的實虛,那麼,該實且實,就是過程。
我不愛談斷捨離,其實想是知足的概念更平易近人。 人的頭腦要常常保持“彈性“,讓念頭在惰性—悅性—燥性—端靈活地來往- 且滿足-體悟知足常樂是生命的根本,也是心智能力的養分。 因為瑜伽著重在長時間的嘗試與穩定實踐的能力,所以想法的靈活性是一定要有的,信任身體的智力並不亞於頭腦智力,成全兩者互通的生理機制(santosha),對瑜伽來說,是更淳良的世界。 作者@yogabyUma備註: #八肢串連瑜伽的精進哲學(niyamas)是 :淨化感官、培育知足常樂-安貧樂道的信念、尋思智慧與經驗的韻律、讀聖賢書,熱情有悟地走在虔誠的道上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