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永遠瑜伽,是一種過份的奢望 Practice, practice, practice and all is coming.


得到成就之前,應該先成就自己的態度,是一個很理所當然的道理。

面對2017,春季的第一場瑜珈行動,在大稻埕的日常練習,我把這場練習當作是一種體驗,想體會有多少人,男人還是女人,願意親近瑜珈,願意「付出」。

我做過在路上發傳單的工作,如果是正面夾著面紙的,大概一個小時可以發超過百份,但反之如果只有傳單,根本沒有人想拿,只能硬著頭皮塞到別人的手裡。

也許我們已經被自己寵壞了,所以生活裡的心態變得有些矛盾。

一直以來,我放棄繼續在會館教學的真正原因,就是不願意再寵壞一些人,當瑜珈變成只是消磨時間的一種活動,瑜珈會使生活狀態變得更奇怪,生病的人還是生病,憂鬱的人還是憂鬱,生理跟心理雖有期待改變,但是不願意「付出」,永遠都沒有機會感覺新的狀態,而我也不願意當個加害者。

從八年導演、攝影師經歷「轉行」到瑜珈,心裡要經過很大的波折,不只生計歸零變成一個問題,也經常遭遇到不支持你的同行們、朋友們的冷漠對待,但是,如果把這些過程當成瑜珈的練習,耐心地醞釀,我的宿命還是一個創作者;以前透過相機鏡頭看世界,現在則透過瑜珈看人們,兩者之間並沒有不同,都是以心眼看向他人看不見的層面。

瑜珈要告訴大家的事情很直接,「生活不要有心機、肚子要吃飽、腦袋不要有意圖、身體要強壯」,想要順應自然的人,自然能享受瑜珈。最好的態度是剛開始接觸的時候,先把他當作運動身體,一定要先讓身體感覺通達,心情自然愉快,才會有追求。

想要成就自己的終極能力,並不是看你有多聰明、天賦有多高,而是一直地「付出」;

而「付出」是指花心思、花時間、花態度,「對有熱情的目標持續的努力」,而生命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目標,十年又十年的努力著。

所以才把大稻埕的晚間練習取名叫做「瑜珈行動」而非瑜珈課,也就是希望不要設限去認知它,好像不是同志的人也可以支持同志遊行,不喜歡練瑜伽的人也能『瑜伽行動』。

當我們追求的是生命的本質,而非隨波逐流,既然如此,瑜珈一定是正確的途徑之一,一個可以年年不斷練習的人,她的身體和心態自然是強壯的,有所重心去如何作為,面對什麼事情都是一樣的。

不設限,鼓勵自己跨出第一步。

瑜伽練習雖然不需要特地設定計畫表,但還是要有目標地去做、去付出。

想要擁有一個正向的心態、對工作有熱情,對社會沒有怨怒,沒別的捷徑,只有在過日子的時候,不斷修正我們的做法與想法。

而瑜珈,正正是一種學習嘗試、學習修正的方法,如果你能有彈性地調整你對自己和對生活的期待,那瑜珈才有了意義,因為生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姿態。

當一個人的全部都想改變的時候,是很累的,當壓力和責任一再僵化黏固,最後可能連品嚐一口飯的心情也沒有。

永遠的瑜珈不是不可得,只是不能活在想像力裡去瑜珈,「永遠」可能是一個人的自欺,而永遠本身可能也沒有什麼意思。

讓自己與「現在」互動,這一刻去把生活成就起來,做瑜珈會變得更好玩,好像問戀人永遠相愛,其實擁有的只有此刻,而此刻能夠永流傳就好了,也是一種成就,不必強求下一步。

做個生命創作者,做瑜珈,學著這樣開始生活吧!

作者@yogabyUma 備註: 圖片: 基礎拜日式,即使只練這一式,想當初我也練習了半年多才真正地體會到他的精妙。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Categories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