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虔誠是?篇】拜倒在眾位老師的足下 About niyama : Isvarapranidhana
#2018的課堂練習至2019/1/12 結束
最後一哩路,兩個月來,我老想著該從何講起。
獨自在一條虔誠的道上前行,聽起來很耳熟能詳,好像又得從一個嬰兒落地開始說,起身,越長越大,越長越老,一路沒停。
他們走到哪裡算個停,我還不知道。
我看著伴侶、家人、朋友、學生們,所有認識的人一路的生活,我自覺與他們相隔一岸,我所追隨的道路遺世而獨立,但是,卻總是不遠千里回頭相望,就這麼遠遠地看著,偶爾溫柔地交會相幫。
我知道,我所謂的對岸,其實如出一轍,全無分別,一樣的風雨同舟,一樣的共享天地,只是清閒,貪得浮生。
生命到死亡之間,有種模糊不清的遙遠、漫長感。每個人帶著彼此各式各樣的原因走入瑜伽,並非無視於彼此,並非孤獨。
呼吸法與體位法的形式也並非獨一無二,即便是隨性情喜好選擇其他舞蹈練習、樂器練習、太極練習、運動練習等的人,其實,從中得到的學問是類似於瑜伽,在某些程度上,甚至是一模一樣的起承轉合。
我曾經看過一則瑜伽教室廣告上寫著:『如果你對瑜伽哲學毫無興趣....請看看瑜伽體位法能如何幫助你』。
對我來說,分別開來的心態淒涼,因為,如果只在意討論體位法的聲音,如果對話內容只剩下體位法,那麼,未來可能喪失繼續推進轉變的契機。
我的未來說的是前後幾十年,以後的瑜伽人的未來。
整體(integrality)的瑜伽,正是為了提示人『不自覺』的部分。
學會照顧整體的和諧,學習生活的過程中,懂得解讀『不自覺』,從中拉出、導引、感應出整體的合成關係,進而生活在有自覺的力量中。
其實,現代人早已不太缺乏對身體健康的自覺,大量的談論運動與飲食的常識和新聞,但是,卻唯獨在心識的道路上,隱秘著發展,於是往往摸不透其中的定律。
我寧願常常把瑜伽哲學掛在嘴邊,讓關於瑜伽的想法有機會與時代共進,當科學技術持續被討論與關注的時候,讓人腦也有機會被大眾討論而進化。
著眼在無限的可能性上,整體的自覺,也許將使更深一層的活性得到幫助,幫助人類基因從所謂的現代文明病症中獲得解脫、免疫。
自覺統合出某種新的潛能,自覺本能性的強大,自覺本身能夠傳承一股堅韌不拔的力量。
這股自信心,就是對所做所為的虔誠吧。
如果一個現代瑜伽人(師)看見人的身心有能力去理解更多,為何不順從當代人的發展性,使未來有更寬廣的可能,選擇成就無限的可能性。
普通的瑜伽是什麼呢? 虔誠的瑜伽是什麼呢?
2019既陌生又親近,說到就到了,劈頭蓋臉的進門,笑嘻嘻地,幹勁十足。
新年一到,廟裡面又再度擠滿了人群,領著身體,滿場流竄的『虔虔』。
鮮少有人知道『虔』字有兩面相反的含義,做形容詞為敬意誠意,做動詞卻是強取搶奪的意思。
每天早起晨練,我望著天微微亮的那刻,自覺沒有無懈可擊的定論,虔誠之道超出話語能力之外,虔誠之道只能是每天的行動,只能是流動的經驗,只能是每天從地平線上升起,永不落下的太陽 (Surya namaskara)。
不要惆悵,不要小氣,不要膽小,不要遲疑,不要拒絕;認真過後,誠意地對待最後的攤屍式吧。
感激眾位於此的陪伴,與分享交流的自覺。
今年辛苦了,明年加油。祝福新年快樂,歡迎大吉,一切長好。
作者 @yogabyUma 備註:
教導呼吸法與體位法技巧為了幫助人找到自覺,然後,使來者能夠乘著自覺獨立往前走,繼續流動,繼續發展,超越舊時的侷限,脫胎換骨或新陳代謝,獲得自信,投入未來的動力之中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