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不要小看『臍鎖』:體位法力量的源頭 Uddiyana Bandha:The sources of asana.


我收到一封私訊向我提出詢問;他說:『...雖然書上說臍鎖很重要,但是,上次跟妳通信後,才體會到妳說的,原來我以前都只是教用腹肌的力量,根本沒用到臍鎖...』

首先,觀察一下幼兒時期的孩子,學習站立動作的時候,都是從腰部的脊椎開始改變用力的方式。

受到指令的頸椎與腰椎,從嬰兒時期開始,隨著成長,漸漸地轉變成續發性的弧度(Lordosis),於是,幼兒能夠成功地完成站立行走的動作,並且,在幼兒的腿部肌肉尚未能夠支撐他走路的時 候,還是能夠有效地使用『臍鎖』的力量,在地板上表現出類似眼鏡蛇式(Bhujangasana)的動作。


蠻多的瑜伽練習者,即便練習多年,也不見得理解『臍鎖』,甚至小看它和身心的親密關係;蠻多的老師,也忽視了教學生使用『臍鎖』的重要性。

無論如何,『臍鎖』的力量從幼兒時期就一直存在,每天站立走路的時候都存在,通常,我只是笑笑地說:『大部分人只是忘了該怎麼做。』

第四肢的體位法(Asana),意思是在身體姿勢的各種形態中達到靜心,所以,無論姿勢如何變換,起點與止點應該永遠相同,達到『靜心』

靜心比靜坐更有趣,並不是靜止不動、安靜的意思,反而是創造平靜的世界,從中取得敏銳的覺知能力,輕而易舉地,看出身心的變化。

所以,承接上一篇『體位法之最:無限的覺知 Yoga chikitsa,nadi shodhana, sthira bhaga.』,能掌握體位法的人,基本上都應該有一定的靜心程度,接下來,只需要與更有『覺知經驗』的人互相交流,便能簡單掌握更深層的力量。(練習的年資長短,通常不應該代表覺知經驗的品質是否優良。)

初步開始練習的人,『臍鎖』可以做為肚臍到腰椎上的一個點,作『點的想像』。

進一步還可以理解為腰椎部位到腰大肌、腰小肌、髂腰肌與腹肌的功能,作『2D空間的想像』。

進階者則應該可以解讀它的走向,從腰椎、髖關節、骨盆到胸骨劍突處,作『3D空間的應用』,發揮在不同的體位動作中。

最奇妙的是,很多人都以為它只是往內收提的腹部力量而已,其實,往外推提的技巧更有樂趣,更加開展其力量。

重點是,不要小看『臍鎖』,因為它是動態串連體位法的力量源頭,懂得使用這個工具的人,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覺知,而不只是機械式地表現瑜伽動作而已。

享受瑜珈生活的恩惠,而不要因為瑜伽動作而受苦,機械式地對待自我。

在此祝福瑜伽人每一天的練習吧。

作者@yogabyUma 備註: 使用文字說明有所侷限,難以顧慮到個別的程度差異,希望有心想要交流的人,歡迎主動來參加共榮教室吧,面對面輕鬆地討論吧。近期瑜伽行動 Upcoming yoga events 開課消息:『芽苗共榮之旅』瑜伽交流計畫 Project 1+1: Around Village.roof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Categories
bottom of page